劳务用工制度改革,夹缝中求生存的包工头将何去何从?如上文所述,尽管近年来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但建筑市场环境却日益复杂。在这样复杂的市场环境因素下,从各个项目角色来看,无论处于上游的业主开发商、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还是中下游的材料供应商、分包劳务公司、小包工头、建筑工人,都无可避免的受到沉重的发展压力影响。 加之,部分业主开发商、总承包商等上游角色,由于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与项目管理优势,往往利用分包转包、要求企业垫资、拖欠工程款发放等方式,将压力层层而下转移。最终造成下游小包工头、建筑工人生存环境越发严峻。尤其一旦工程款被拖欠,农民工工资发放也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极易出现农民工讨薪事件。 而众所周知,农民工社会问题一直是国家持续重点关注问题,农民工讨薪事件更是十分敏感的社会事件,严格的行政执法,令下游包工头很难将上层压力继续转移至建筑农民工身上,只能自行消化。因此,在当下建筑市场环境下,“包工头”角色的行业生存环境可谓处境艰难。
1 包工头角色现状:上不敢惹下不敢欠 国内建筑市场环境下,“资金压力”是造成下游包工头行业生存环境艰难的直接原因。那么这种“资金压力”由何导致?其主要原因即在于“垫资施工”与“工程款拖欠”两大主要问题。 垫资施工 垫资施工,是我国建筑施工领域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行业问题。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无论是规模化经营的建筑企业,还是具体组织施工管理的包工头,为了能够承揽工程业务,往往都无法拒绝甲方“带资承保”或“垫资施工”的条件要求。 以小包工头为例,组织工人进场后,首先就要投入生活费、材料费等各项支出,而目前工程款发放通常采用“不足额支付”方式,即次月发放上月工程量的70%,这就造成其余的30%实为施工方垫付。这对于资金实力不强的小包工头造成着不小的资金压力。 工程款拖欠 尽管有着建筑施工合同约定,但在实际项目施工中,工程款无法按工程节点及时发放的状况依旧时有发生,尤其是工程尾款的拖欠最令人心焦。之于资金能力不强的小包工头,这几乎就是致命打击了:一方面,项目施工中的资金投入无法及时收回,还要垫付工人不小的工资支出;另一方面,由于对方强势的主导地位,即便有着合同约定,也不敢强行索要,担心丧失后续的合作机会,以及与其他合作方的合作机会。 许多情况下,由于资金无法及时回笼,包工头实际是没有支付工人工资能力的。但一方面由于许多工人皆是出自同乡,情理之上无法拖欠;另一方面畏于出现“民工讨薪事件”,国家采取严厉的行政惩处。无奈之下,一些人铤而走险选择民间借贷甚至是高利贷,最终产生不利后果。当然,现实中也不乏远走避债的情形出现。 综上,目前国内建筑市场条件下,包工头的实际生存环境远比想象中要更恶劣。“上不敢惹下不敢欠”、“挣了好多帐欠了好多债”,是不少包工头的真实写照。
2 包工头的行业角色作用与用工制度缺陷 目前,推动建筑农民工向建筑产业工人转型,以“专业作业企业”劳务管理模式逐渐取代“包工头”模式,是国家近年来在政策上大力推进的新型劳务用工模式。但建筑农民工产业化转型之路,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因此现阶段的建筑劳务施工管理,包工头依旧发挥着重要的行业角色作用。 组织施工与沟通管理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包工头是具体劳务施工的实际组织者与管理者。由其传达施工员或技术员的具体施工要求,组织人员施工。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工作,由于工程项目的种类、进度、大小等不同因素,需要不同的组织用工,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因此需要依靠包工头成熟的工程经验来从中调度协调。 此外,工地工人的日常生活管理与施工现场管理,也由包工头具体负责。
需要正视的用工制度缺陷 包工头式劳务用工制度存在已久,在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无法否认的是,随着行业市场环境背景的不断改变,相应的劳务用工制度也无法保持一成不变。如目前建筑市场的包工头式劳务用工制度,其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上,客观上存在制度缺陷。 如,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尽管源头不在包工头且有着包工头垫付工资的情形,但难以否认,“包工头”仍然是建筑劳务市场欠薪主体之一。再如,农民工合法社会权益问题,包工头式劳务用工,无法解决农民工社保、公积金缴纳问题;此外,包工头式劳务用工也缺乏对工人系统稳定的职业提升。
上述制度缺陷问题,是目前劳务用工管理中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缺陷问题在于包工头式的劳务用工制度,而非包工头这一建筑行业角色。正如上文所述,包工头依旧是当前建筑劳务市场不可或缺的行业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需要正视的是,想要有效解决这些缺陷问题,国内建筑劳务用工必然面临着变革,建筑农民工的产业化转型之路即是变革发展方向。 包工头,作为一个重要的建筑行业角色,包工头持续我国建筑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且在目前建筑市场环境下面临巨大的生产压力;而作为一项劳务用工制度,其存在的用工管理缺陷问题,亟待劳务用工管理制度的变革完善来解决。当然,这里只从劳务用工一个维度来讲,事实上,想要彻底解决目前建筑市场环节问题,需要大力规范市场秩序,改变低价中标、垫资施工、工程款拖欠等问题现象,以此反哺劳务用工制度的发展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