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微信版 注册 登录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工程担保网

区别施工总承包与工程总承包,探索施工企业业务发展趋势

字体- 字体+
日期:2019/09/26 02:44    点击数:6610   

工程总承包与施工总承包,两者都是项目建设管理模式中的一种,但在具体管理范围与管理要求方面却有着巨大差异。

工程总承包

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环节工作,不再是分散的阶段性管理工作,而是深度交叉、效率协调的全面性统筹管理工作。专业的总承包商能够充分利用设计人员与施工单位的专业技术经验,控制造价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避免项目环节脱节,集中资源优化工期。

施工总承包

是指业主或工程总承包方将全部施工任务发包给具有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由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向建设单位负责,承包完成施工任务。

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将部分分项、分专业工程再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分包,但要管理、监督分包单位的工作质量,对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向业主或工程总承包负责。

区别施工总承包与工程总承包,探索施工企业业务发展趋势-工保网

通过上述概念特点对比可知,施工总承包的管理范围仅包括项目具体施工任务的实施,而工程总承包则需要对工程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等全过程进行统筹管理,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即工程总承包的管理范围包括了施工总承包。

从施工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看,施工总承包与工程总承包无疑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两者在市场业务规模、体量、管理要求与发展难度等多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工程总承包代表着施工企业未来全新的发展方向与市场业务前景。

区别施工总承包与工程总承包,探索施工企业业务发展趋势-工保网

国内工程总承包业务市场形式

目前,国内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主体单位主要分为三类:设备制造能力较为突出的工程承包主体,如通讯技术设备制造、电气设备制造、高铁设备制造商;技术能力较强的工程承包主体,如传统设计院转型工程总承包主体;管理能力较强,具备资源整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主体,这类企业主体往往并不具备较强的设备制造能力,自身也没有较强的技术实力,但能够通过收购设计院行程设计能力,或与设计院达成紧密合作,以完成工程总承包的技术力量支持。

三类工程总承包主体,分别对应设备制造企业、工程设计单位与建筑施工企业。从目前建筑市场发展形势来看,依靠设备制造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大多处于对设备制造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领域,如华为的通讯工程业务,中国中车的高铁工程业务。

在传统建筑市场中,国内工程总承包业务项目主要以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为工程总承包主体。而两者相较而言,无论从发展时间,还是主体优势上,目前都以设计单位更具优势。

1

设计单位转型工程总承包单位的时间较早。上世纪90年代就有设计院尝试工程总承包项目,积累了一些发展经验,培育着最初的一批工程总承包行业人才;

2

设计单位拥有较强的设计主体优势,保障工程质量。工程项目由设计单位主导,设计往往更习惯以质量安全为重点,重视设计方案的安全性,有利于保障工程项目质量安全。

3

设计单位更受业主信任。长期以来,设计单位在工程项目中一直以技术力量保证角色被业主信任。而且客观上,设计单位的人才技术力量也是优于施工单位的,因此这种形象优势为设计单位从事工程总承包提供了很大便利。

5

同时,由于具备设计能力强的优势特点,无论在工程总承包管理过程中的协调管理,设计与施工穿插同时进行,还是后期现场出现工程变更的临时调整,设计单位都能够利用其设计能力优势有效解决。

从目前国内工程总承包市场业务占比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2016年,勘察设计企业新签工程总承包合同为1.39万亿,完成的收入为1.08万亿;而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总承包业务,国内市场的合同额和营业收入在6000亿和4000亿左右、国外市场在1250亿美元和800亿美元(折算为人民币8000亿和5000亿)左右。

区别施工总承包与工程总承包,探索施工企业业务发展趋势-工保网

施工企业业务模式转型难点

从上数内容分析来看,国内施工企业从事工程总承包业务面临着很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但客观上来讲,工程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的出现,令原本只在各自市场领域竞争的设计、施工、制造等行业主体,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市场业务主体竞争,这不仅代表着建筑行业市场主导地位的竞争,更关系着未来建筑市场业务份额的竞争。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在行业发展中更进一步,加速转型工程总承包业务势在必行。

施工企业从事工程总承包的劣势

对比设计单位从事工程总承包业务,施工企业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将图纸转变为实体建筑的建设活动实施者角色存在,处于价值链的中下游位置,由于缺乏相应的设计人才、技术、管理力量积累,很难把控完成相应的项目设计工作。同时,由于国内建筑市场环境因素,施工企业在业主心中的信用认知中也处于劣势,为其承接工程总承包业务带来难度。

区别施工总承包与工程总承包,探索施工企业业务发展趋势-工保网

如何克服难点加速转型?

工程总承包业务模式下,影响管理活动主体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资金、技术、管理三点。尽管设计单位在技术实力上有着很大市场竞争优势,但在资金与管理两方面同样存在缺陷。目前,国内设计单位明显存在资金实力不足、缺乏融资能力的短板,而这一点刚好是施工企业的优势所在。

此外,设计单位的设计优势有时也会成为其项目管理的严重制约因素,如设计单位在设计中习惯以质量安全为重点,因此不可避免的就忽视了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而由施工企业统筹,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同时,施工企业拥有的丰富现场施工经验,能够在设计阶段通过与设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最大限度的把握前期设计与后期施工的协调合理性,避免实际施工中发生频繁临时变更设计的情形出现。

在管理方面,实际上无论是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两者都缺乏足够成熟的管理人才、技术、经验。但设计单位的优势是其业务转型较早,积累了一些人才、技术、管理、经验优势。但客观来讲,施工企业在项目采购、协调各分包商、组织实际施工等方面的管理经验优势,应该令其在工程总承包管理环节中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如何扬长避短,有效规避相应的发展劣势,充分发挥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将成为未来施工企业转型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发展重点。

毫无疑问,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出现,令勘察设计、施工、机械制造等不同建筑市场主体看到了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与前景。但不同建筑市场主体各自拥有各自的优势与缺陷,如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时间与设计技术方面存在短板,但却拥有资金与项目管理的优势。因此,在未来工程总承包业务市场中的角逐,施工企业应一方面积累自身的设计人才、技术、管理力量,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在企业规模、资金实力与项目管理经验方面的优势。


上一篇】 【返回顶部】 【关闭本页】 【下一篇

更多通知公告

更多图片新闻

最新动态

技术支持:Zyyeasy@163.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8048976号粤ICP备18048976号  网站访问次数:
Copyright © 2018-2025 http://www.zggcd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谢谢!
联系电话:0757-83303138 传真:0757-83303136 E-mail:fsgcbzjxh@163.com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同济西路12号永丰大厦9楼912室
佛山金葵建设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