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力 解欠薪纠纷 治源头 促社会和谐——佛山市在全省首创成立房屋建筑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纠纷诉源治理工作站佛山市在2022年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达到985.36亿元,同比增速为12%,其中房屋建筑工程量位列全省前列。据统计,目前佛山市在建房屋建筑工程工地1700多个,工地在岗农民工约17万人,农民工工资纠纷线索量也相对较大,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针对如何更加妥善地处理好建筑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纠纷这一难题,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佛山市建筑业协会共同商定就佛山市房屋建筑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纠纷诉源治理工作开展合作,共同预防和化解房屋建筑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纠纷,积极探索多方良性互动工作机制,联合成立佛山市房屋建筑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纠纷诉源治理工作站,这是佛山市在房屋建筑工程领域探索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过程中的一项创新性成果,为全省首创首建。
5月9日下午,经过长时间的商讨和筹划,佛山市房屋建筑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纠纷诉源治理工作站成立大会在佛山市建筑业协会五楼举行。发布会由市建协会长助理兼秘书长姚毅文主持,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蔡栋伦副局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赵进四级调研员、市法院民四庭李红庭长及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世纪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等一众企业代表出席了此次大会。
而后,四方代表共同为工作站揭牌,宣告佛山市房屋建筑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纠纷诉源治理工作站挂牌正式成立。
大会最后,市建协与一众企业代表共同签订了《佛山市建筑企业遵守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自律公约》,世纪达公司麦志基总经理代表众企业进行发言,对工作站的成立表示祝贺及支持。
所谓诉源治理,就是把诉讼案件解决在源头,关键在于“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理”,旨在“止纠纷于未发,化矛盾于萌芽”。如今随着依法治国理念逐步推进,公民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公民倾向于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但农民工工资纠纷的解决途径是多元和立体的,诉讼并非处理矛盾和化解纠纷的唯一途径。面对日益增长的纠纷解决需求,诉源治理工作站顺应新时代而诞生,它对调解资源和调解力量进行了整合,将市建协的专业优势和行业自律作用、市法院的业务指导和协调功能、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的行业管理作用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管理指导和依法查处职权相结合,共同形成诉源治理合力,给当事人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矛盾纠纷化解途径。 诉源治理工作站的成立,是佛山市在房屋建筑工程领域探索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实践,有助于推进佛山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动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佛山市委确定的“治未、治小、治早”的三治诉源治理机制,对规范房屋建筑工程领域劳动用工秩序,维护企业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